一.空氣源熱泵工作原理簡介
空氣源熱泵是利用少量電能驅動壓縮機工作,通過冷媒把空氣中的低溫熱能吸收進來,經過壓縮機壓縮后轉化為高溫熱能,加熱水溫。因此,熱泵系統的制熱效率可以輕易的超出傳統方式數倍以上,具有高效節能的特點。制75℃熱水費用比電熱鍋爐節電75%;比燃油鍋爐節省耗能費用59%;較燃煤鍋爐節約49%、較燃氣熱水器節約25%、比太陽能輔助電加熱系統節約24%,制熱水量可以根據需求自動調節。適于冬季室外氣溫零下-30℃的地區?諝饽軣岜猛ㄟ^氣體壓縮獲取空氣中的熱能,實現熱能量的傳遞效果,在此過程中沒有光和熱的散發,對環境的影響為零,更契合當下的霧霾環境。
空氣能熱泵的名稱很形象的比喻它的原理:即熱泵不是熱能的轉換設備而是熱量的搬運設備,它是一臺“泵”,這個泵所搬運的介質不是水、氣或油,而是“熱”。也因為這樣,它的“效率”不受能量轉換效率的制約。
二.熱泵產品需要用電嗎?
一定要用電,壓縮機需要電能來驅動工作,通過壓縮機壓縮制熱,不是直接加熱,空氣源熱泵還有風扇,也需要用電,但用電量很少。
三.空氣源熱泵采暖制冷運行成本低廉 省錢又舒適
空氣源熱泵采暖雖然一次性投資成本較高,但是后期運行費用相當節省。
四.空氣源熱泵產品的特點:
①、不受環境影響,一年四季可用;
②、節能效果突出,投資回收期短;
③、環保型產品,無任何污染;
④、使用壽命長,運行費用低;
⑥、運行安全,無人操作;
⑦、模塊化設計,安裝方便。不用建鍋爐房。
五. 空氣源熱泵產品屬于太陽能產品嗎?
從工作原理上講,不屬于傳統太陽能產品。熱泵產品與常規太陽能產品區別較大,常規太陽能產品利用水為介質,必須依靠太陽光的直射或輻射才能達到供熱效果。而熱泵產品是利用制冷劑吸收空氣中的熱能和太陽輻射能,并通過壓縮機壓縮制熱后與水交換熱量來達到供熱效果,因此產品與空調原理相同。使用制冷劑作為媒介,制冷劑汽化溫度低,在-40℃即可汽化,故此,它與外界溫度存在著溫差,冷媒吸收了外界的溫度后汽化,通過壓縮機壓縮制熱,變成高溫高壓氣體,再經熱交換器與水交換熱量后,經膨脹閥釋放壓力,回到低溫低壓的液化狀態,通過制冷劑的不斷循環并與水交換熱量,將水罐中的水加熱。
六.熱泵與常規太陽能產品相比的優點在哪幾方面?
①、適用范圍廣,產品適用溫度范圍在零下-30℃——43℃,并且一年四季全天候使用,不受陰、雨、雪等惡劣天氣和冬季夜晚的影響,都可正常使用。
②、可連續加熱,與傳統太陽能儲水式相比,熱泵產品可連續加熱,持續不斷供熱水,滿足用戶需求。
③、運行成本低:與太陽能相比,在春、夏、秋季陽光較好時,運行費用高于太陽能,但在陰雨天和夜晚,熱效率遠遠高于太陽能的輔助電加熱。全年平均下來,太陽能輔助電加熱系統全年耗能比 空氣源熱泵全年總耗能還要高出很多。
④、安裝方便:空氣源熱泵占地空間很小,外形與空調室外機相似,可直接接保溫水箱或與供暖管網連接,適合于大中城市的高層建筑,對于大型中央供熱問題,空氣源熱泵是最好的選擇。
七.空氣源熱泵制冷采暖方式
①.采用地暖盤管采暖。
②.冬季采暖用地暖盤管,夏季制冷用空調風機盤管。一機同時滿足冬天采暖和夏天制冷。如果要做成這種系統,則需要增加主機成本,增加室內風機風盤,緩沖水箱,水泵,中央控制等配件成本。
③.當然也可以采用室內風機盤管采暖制冷。
采用空調地暖兩聯供,相比地暖單一采暖,成本價約增加60%,但是省卻了消費者再去購置空調的費用,系統比氟系統的空調更為舒適。同樣面積的房間安裝空氣源熱泵中央空調和安裝多聯機中央空調的投資成本基本一樣,但是多聯機中央空調在嚴寒的北方只能解決集中供暖前后期的輔助采暖需求,達不到嚴寒冬季的采暖要求。因此空氣源熱泵綜合性價比更高。
從人體感知的舒適度上來說,空氣源熱泵結合地暖,實現的是全屋采暖,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甚至陽臺,都可以取暖。其“暖從腳下起”的這種輻射方式,是人體感知最舒適的一種采暖方式,室內地表溫度均勻,室溫由下而上逐漸遞減,給人腳暖頭涼的舒適感,符合我國傳統醫學“溫足涼頂”的健身理論。
八.電取暖VS空氣源熱泵:便宜但舒適度低
如果對取暖的要求不高,那么暖風機、電熱汀、小太陽等小電器取暖基本上可以滿足要求。費用方面以市場上較為常見的電暖器為例,一臺價格大約為300——500百元,功率大多為1~2個千瓦。就算只在客廳使用,每天使用10個小時,一月的費用也要230~460元之間。而這個費用支出,還只能滿足客廳,遠遠不能滿足一家人的供暖。
不過從舒適度上說,電器取暖普遍存在散熱面積小、升溫速度慢,室溫不均衡、耗電量高、安全性差、室內空氣干燥等問題,所以,用小電器取暖,只能是權宜之計。一般適用于低收入家庭采用。
此外,用電器取暖最重要的是不要忽視安全問題,注意用電安全。比如,使用取暖器的時候,一定要使用合格的以及帶接地線的三孔插座,插座不能置放于電暖器的正上方位置,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熱量上升從而導致燒燙電源。由于取暖器的功率都比較大,不能和其他大功率的電器一塊使用。
九.空調VS空氣源熱泵:便利但費用太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空調取暖越來越普及。但是每月的空調用電費用,還是讓不少家庭大呼難以承受。
空調的耗電量與環境溫度高低、室內溫度設置、房間大小及保溫條件都有關系,還要看空調的能效等級。以某品牌正1.5p為例,制熱功率為1.5千瓦,電輔助加熱為1個千瓦。因此該空調制熱時,平均每小時的耗電量在1.5~2.5度不等。以每天開10個小時算,0.77元/度電,一個月大約需要350~580元之間。
而這個費用,只能夠保證一個房間的取暖,如果按100㎡三房一廳計算,要想全部都采暖,恐怕每月電費要高達1800元左右了,一個采暖季10000塊錢妥妥的。
花費高只是其一,從舒適度度上來說,空調會在低溫下頻繁化霜,導致制熱效果不穩定,溫度不達標甚至無法制熱等問題。其“干熱”的特性也會導致室內空氣干燥、人易上火等問題。在使用時要保持室內定期通風,降低室內病菌滋生機會。
由以上的分析和對比可知,作為一種高端產品,空氣源熱泵采暖雖然初投資略高,但是具有運行費用低,使用壽命長、采暖舒適度高等大優勢,從長遠角度考慮,不管是集中采暖和單戶式采暖,空氣源熱泵與地暖組合系統都將是首選。一機實現全屋冷暖,或者一機實現全家中央熱水+采暖,都將會是很大的賣點。隨著政府煤改電的力推和補貼,空氣源熱泵采暖將會獲得更大的認可和市場需求。
十.讀懂電采暖:空氣源熱泵采暖優先,不提倡直熱式電采暖設備
空氣源熱泵消耗一度電可以產生三到四度電的熱量,其能源效率是電熱水器的3~4倍,燃油鍋爐的2~3倍。也就是說,我們用1kW的電力消耗,要從從空氣中吸收至少3kW的熱量,從而使得熱水得到至少4kW的熱量。其中從空氣中吸收的3kW這一部分熱量,空氣能熱泵的能效比是1:3-4,完全是免費的可再生的能源。 而其他電采暖設備,如同:電熱膜、發熱電纜、電鍋爐等采暖產品的能效比是1:1,還達不到高效節能的要求。
2016年3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征求<民用煤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等2項技術文件意見的函》(環辦科技函[2016]456號)的通知,通知還以附件的形式發布了《農村散煤燃燒污染綜合治理技術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
《指南》中列舉的替代技術包括四大種類:電采暖、燃氣采暖、太陽能采暖、沼氣采暖或組合的采暖方式。其中電采暖只包含了熱泵類,而電熱膜、發熱電纜、電鍋爐等技術產品并未涵蓋在“電采暖”的范圍內,而且低溫空氣源熱泵采暖技術位列第一!吨改稀妨信e的電采暖是指“宜采用低溫空氣源熱風熱泵、低溫空氣源熱水熱泵進行供暖,在環境溫度-20°C時,系統可正常運行且能效比不低于1.8,制熱能效比不低于2.0。
《北京市2016年農村地區村莊“煤改清潔能源和減煤換煤”相關推進工作指導意見》:為節約能耗和減少居民使用費用,原則上各區嚴禁使用“直熱式”電取暖設備;鼓勵使用“多能聯動、多熱復合、多源合一”等多種設備相融合的低溫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太陽能加輔助能源等系統。